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

文章来源:县委组织部 作者:曹婷婷 发布时间:2023-12-19 10:33 点击数: 字体:

打通家门口“最后一公里”,解决村民出行难题;修缮老旧蓄水池,让居民喝上“放心水”;教授种养殖技术,返乡创业青年变身“新农人”......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关键小事”,对老百姓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第二批主题教育临近收官,要坚持标准不降、劲头不松”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上海考察时,对开展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深刻指出要“把主题教育同各方面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这为各级党组织开展主题教育要全过程突出一个“实”字明确了方向。

主题教育成效如何,要看各级党组织是否把开展主题教育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是否紧盯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短板及其根源,是否着力推动解决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直面基层和群众,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各项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

“为民的事没有小事,要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仅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且攸关党风政风。古往今来,涌现出许多心系百姓的典范。从“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的张居正,到“闻说丰年从此始,更回笼烛卷帘看”的曾巩;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范仲淹,到“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的苏轼,都是对心无百姓莫为“官”的生动阐释。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

办好群众的事,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为民造福就是最大的政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有了正确政绩观的引领,实际工作中,我们不打小算盘、不搞小聪明,也不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往往会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真真正正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要求落到实处。有了正确政绩观的引领,我们锚定目标、砥砺前行。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带领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战胜一次又一次风险,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谱写了一部百年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壮阔史诗。

办好群众的事,要坚持干在实处、务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的就是反对学习和工作中的“空对空”。前有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引人鉴戒;后有革命年代里的“钢铁战士”,岁月建设里的“老黄牛”,令人敬仰。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发扬实干精神,意味着我们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意味着笃实好学,尊重实际,不违背规律,不盲目蛮干;意味着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唯有把理论学在实处,把工作干在实处,把群众的事情办实、办好,朝着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目标稳步迈进,就一定能够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世间百姓事,枝叶总关情。在新时代壮阔征程上,我们要时刻强化宗旨意识,坚守人民立场,对接民众期盼,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同那里的干部和群众一道,努力排忧解难,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的事,让人民美好生活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责任编辑:    lgxjw
【我要纠错】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