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县针对扶贫资金项目散小多、管理成本高、监管难度大的实际,探索实施了“三级两账”项目资金管理模式,在县、镇(部门)、村三级建立项目建设台账和资金使用台账,所有扶贫资金、项目纳入网络系统监管范围,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防范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生,提升了项目决策的科学性、资金投入的实效性,确保扶贫资金项目效用全面发挥。
一、做实顶层设计、完善监管体系
(一)健全责任落实体系。成立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专人负责“三级两账”监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业务指导、督查督办3个工作组,各司其职抓好监管系统建设的协调、指导和督办。同时,实行行业、镇、村分级管理模式,分别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财政、扶贫干部具体管的“三级两账”管理责任落实体系,确保工作推进权责一致,责任具体到人。
(二)规范操作实施体系。印发了《关于加强扶贫领域项目资金“全口径”监管工作的通知》《岚皋县脱贫攻坚项目资金“三级两账”监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将“三级两账”工作纳入年度任务考核,在要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脱贫攻坚“一盘棋”思想的同时,明确了建立范围、主要内容、工作步骤、完善时限、工作职责等具体内容,所涉单位“按图索骥”,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建立横向推广体系。为确保试点取得实效、不走弯路,优先确定在工作基础较好、资金体量较大、运行程序较为规范的2个县直部门(县交通局、县民政局)、1个镇(蔺河镇)、1个村(蔺河镇棋盘村)开展工作试点。经过试行,县、镇、村三级实现了资金使用、项目进度“一口清”,镇村两级的知情权得到有效保障,群众监督意识明显增强、满意度明显提高。该县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县级部门、各镇、村强化横向学习借鉴,确保了 “三级两账”建设工作在全县迅速规范推进。
二、夯实“三级”责任、突出工作重点
(一)县建总账、对标统筹。一是资金“应整尽整”。2018年整合资金3.08亿元,同比增幅164.9%。通过“源头梳理”,将12个镇、18个部门76项用于脱贫攻坚的财政资金以及1019.44万元社会捐赠、爱心帮扶到镇村资金,全部纳入“扶贫资金总账”管理范畴,进一步壮大了资金保障能力。二是项目对标“建库”。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完善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省市相关实施方案,严格对照“577”脱贫标准编制《岚皋县2018-2020年脱贫攻坚项目库》,项目库纳入“三级两账”管理系统进行动态监管,确保扶贫项目规划精准。三是指导精准具体。县委、县政府出台了《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工作责任的通知》,各县级领导分辖区、项目明确“七个一”具体工作责任,实行工期倒排、“三级两账”系统预警提示,工作指导“点对点”,资金拨付和项目建设进度得到全面保障。
(二)镇(部门)设分账、精准实施。对应县级总账,根据项目建设情况在12个镇和5个县级部门开设了“扶贫资金专户”,其他部门实施的扶贫项目,资金纳入总账由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一是政策落实类项目,互助资金等到村项目资金,由镇财政审计所代管、代理记账,各村设立专职报账员;到户到人的项目资金,实行“一折通”兑付管理。二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首先严格招投标程序。到施工单位项目均需经过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与定标等环节,决策过程资料同步上传,施工合同、建设标准、资金流量公示公开,杜绝了围标、串标等情况发生;其次严格资金拨付进度。通过“两账”对比,依据项目合同拨付建设资金,保证工程所需,杜绝了资金挪用、截留等情况发生。第三严格验收和评估。竣工后,县上对照资金、项目台账,组织扶贫、发改、审计等部门逐项对标验收,确保了项目效益发挥与系统一致。
(三)村重公开、全程监管。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各村针对公示公开、后续管护等内容建立脱贫攻坚项目、资金台账。一是专岗专责。设立专职报账员,对到村项目按程序审核报账管理,通过上下一致、相互联动,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合规、安全。二是适时更新。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制度化更新,线上倒逼、线下督促,为资金拨付提供“第一手”资料,严防弄虚作假、跑冒漏滴。三是信息透明。在县政府官网开辟“岚皋县脱贫攻坚‘三级两账’项目资金监管系统”查询窗口,所有村民和社会各界可对政策标准、资金分配、项目安排等情况进行适时查询,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实现了账内清楚、账外明白,杜绝了暗箱操作情况发生。
三、规范“两账”流程、确保使用精准
(一)严格遵循“七步工作法”。通过试点推进,探索形成了扶贫项目资金使用“七步工作法”,即:①县建总账——②分批下达(根据资金到账情况,向各部门、镇下达项目资金计划)——③组织实施(各单位根据下达的项目资金计划启动实施或兑现,同步建立本单位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基础台账)——④定期报告(每月28日将本行业、本辖区的扶贫资金项目建设使用情况向县脱贫办报告)——⑤按时反馈(每月5日前县脱贫办对各部门、各镇报送的月工作动态进行审核汇总后将变化情况向各单位全面反馈)——⑥实时更新(每月8日前各部门、镇村根据反馈情况,及时更新本单位、本辖区管理台账,做到三级台账情况一致)——⑦全面公开。如此环环相扣,既是资金运行链,更是责任追溯链,实行定时定责,避免了项目建设年初等、年中拖、年底急和项目转移、资金截留等问题的发生。
(二)严格执行“345”工作纪律。“三级两账”推进过程中,配套建设形成了“三专四统一五不”工作纪律,即:专人、专户、专账;统一会计科目,统一核算办法,统一支出手续,统一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擅自改变计划的支出不予报账;未按项目计划、实施方案、施工合同的支出不予报账;施工质量问题、整改不到位的项目不予报账;票据不规范、不完整的支出不予报账;项目不真实、未验收结算的支出不予报账。
(三)“互联网+”开创了工作新局面。探索搭建的岚皋县脱贫攻坚“三级两账”项目资金监管系统平台,强化信息互动对接,确保了管理精准高效。一是提升了工作效率。对部门、镇、村扶贫资金的来源、流向、审批、报账,以及镇、村项目进度各环节全面监控,消除了监督盲区,透明了审批进度,项目资金落地更加快捷。二是堵塞了工作漏洞。全口径资金归集,各类项目由镇村对标申报,实行针对性下达,有效杜绝了部门多头申报、年年申报和同一项目多部门检查验收的问题发生。三是社会化监督效果日益明显。通过项目名称、内容、投资规模、工程结算,资金补助受益对象、金额、标准等适时公开,群众参与度日益提高,倒逼了资金监督检查、绩效评价等制度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