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时期。面对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各级各部门紧扣中央部署,层层传导压力,调动一切有利因素,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集中全力抓发展、抓落实,这些做法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具体执行中,不少地方把层层传导压力变成了层层加码、层层下卸压力、层层推卸责任,从而使基层在某些工作中疲于奔命,不堪重负,甚至出现层层注水的现象,这归根结底是“四风”问题的反弹。因此,必须坚决纠正压力传导过程中存在的“四风”问题,使其回归到有理有力有节的良性轨道上来,真正变压力为动力,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传导压力必须做到“有理”。庄子有言:“从心所欲,顺理而行”。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规律性,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小到一个村庄一个家庭,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都应有其自身的准确定位与发展方向,过犹不及,任何超越了事物发展规律的目标必将是“空中楼阁”。然而不少地方片面的认为不加码就是不重视,甲地喊出个口号,乙地挖空心思也要弄点儿响动,你方唱罢我登场,乐此不疲。看似是在认真执行中央规定,殊不知变了味、走了样,成为新的形式主义和面子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区编制本地区发展规划,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留有余地,不能搞层层加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形势的深刻认识。我们在抓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规律,坚决撇弃那种急功近利、急于求胜的心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做显功,也做潜功,让发展成果真正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传导压力必须做到“有力”。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键在落实。但现实中以文件落实文件、用会议落实会议的问题仍然屡见不鲜、屡禁不止,不少地方口号喊的震天响,材料写的花团锦簇,实际工作却雷声大、雨点小,压力传导成了“击鼓传花”和层层下卸压力,到头来该推进工作的推进不力,该控制的指标不降反升,最终沦为花拳绣腿式的表面文章和数字游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我们必须始终把抓落实摆在突出位置,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一级一级传导压力, 以担当之责、严实之态、精准之策和有效之举,不折不扣兑现承诺。
传导压力必须做到“有节”。“节”,一指“节制”。古人云,“主帅慎进退,出师贵有节”。党的十八大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各类检查评比活动得到严格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减量、提质、增效的目的。但不可否认在一些地方,各类名目繁多、交叉重叠的检查评比活动依然禁而未绝。因此必须加快建立科学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对那些可有可无的检查评比活动,该合并的合并,该取缔的取缔,坚决防止各类检查评比活动的随意性,让基层从泛滥的检查评比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做实事、做具体的事。“节”的另一方面指“节操”。所谓“人不率,顺不从”。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层层立标杆、作示范。我们要坚决防止“宽”于律己 “严”以待人、“不问自己管不管事,只管下级干不干事”的官僚主义思想滋生,切忌把压力传导当成“杀威棒”、“挡箭牌”和“护身符”。真正做到上级做给下级看,下级跟着上级干,一级向一级看齐,全党向中央看齐,用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真正实现政治同向、思想同心、行动同步。
一竿松劲退千寻,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贵在真抓实干。只有始终坚持把纠正“四风”挺在前面,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坚持有理有力有节的发展观,层层传导压力才不是空谈, 才能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