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二线”不能“闲”

文章来源: 作者:王全恩 发布时间:2018-07-30 17:33 点击数: 字体:

一些干部因身体、年龄等原因,在退休前不再负责具体事务从“一线”退下来。有干部退下来感慨说:“退到二线就清闲了”,也有的干部激情满怀地说:“我还能撸起袖子加油干,哪里都是我的战场”。“二线干部”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对党员干部的社会形象影响较大,这一群人管理好,能使党政人才资源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如何发挥退二线干部的能效,使其退二线也不“闲”?

安康市岚皋县移民局一名退二线的干部,冯开亮,年近60,经历了2次大手术的他,虽退“二线”,在堰门镇青春村当起了第一书记。他抗病魔扶真贫,投身攻坚第一线,在脱贫攻坚阵地上辛勤耕耘,克难奋进,用“余晖”照亮了青春村,被当地人亲切地称呼为“老黄牛”。一名退“二线”的干部,依然坚守初心,继续发光发热,用汗水播种希望,为青春村的精准帮扶贡献力量。

为充分调动退二线干部的热情,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为其提供保障。一是制度。首先明确责任考核。退二线不能一退了之,也不能退而不管,通过细化职责,按规定进行考核,督促其认真履行职责。其次,加强日常管理。应跟在职干部一样,按时到岗上班,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再次是思想。退二线干部总有一种“日暮西山”的错误认识,和自我否认的失落感。退二线干部应有准确的定位和认识。退二线了不是能当甩手掌柜了,也不是能卸担子混日子了,应及时调适,转变角色,应像在职一样严格要求自己,保持奋进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进取心。三是平台。第一,为其提供工作的平台。退二线干部经验、资历丰富,根据干部自身健康状况,结合干部工作经历和特长,知人善任,为其安排合适的岗位,也可参与培养年轻干部工作中,通过以老带新,主动“传、帮、带”,助推年轻干部的能力提升。第二,落实关心关爱机制。可通过建立对退二线干部的经常性关心、节假日慰问等机制,主动了解退二线干部的生活、工作,帮助解决困难。

干部虽退二线,精神上应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工作上应有努力拼搏的作为,心态与行动上都应保持永远年轻!

责任编辑:    马赛
【我要纠错】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