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农民工邢万强一句“没事儿,反正白天不干活的时候,晚上吃不吃饭都可以”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一句简单的话语,背后饱含太多的无奈和对生活的坚持,戳痛了多少在外顶风冒雨、辛苦打拼的劳动者的泪点。他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民工的缩影,也是当下中国平凡劳动者的生动写照。为何邢万强的视频在自媒体能引发暴风骤雨般的转发和评论?因为神情憨厚、言辞淳朴的邢万强纵然身处窘境,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担当精神触动了太多屏幕前的我们。
直面社会矛盾需要担当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方位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经济增量放缓、贫富差距扩大等社会矛盾凸显。面对新形势下复杂严峻、形式多样的社会矛盾,我们决不能选择无视、漠视甚至掩盖矛盾在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因为我们如果失去了直面矛盾的勇气,人民将会唾弃我们,历史终会抛弃我们,唯有从一点一滴做起,用担当的精神直面矛盾,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矛盾,用改革的手段化解矛盾,人民才会以坚定的信心拥护我们。
推进脱贫攻坚需要担当精神。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第一民生工程,对于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发达地区同落后地区贫富差距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各级党组织围绕脱贫攻坚工作经过几年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条件相对较好的贫困人口完成了脱贫。但随着时间任务的双重推进,剩下的多是属于脱贫攻坚中的老大难问题。这部分贫困人口主要由或年老或残疾或长期丧失劳动力的多重因素叠加的贫困群众组成,这也意味着我们当前脱贫攻坚工作逐渐进入贫困人口结构性改变、脱贫难度直线增大的关键时期。面对现实难题,我们没有退路,只能以放手一搏的决心,扎实过硬的作风,科学合理的措施,勇担脱贫攻坚历史使命,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不断攻坚克难,在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途上书写无愧于历史的华丽篇章。
青年干部成长需要担当精神。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坐标上谋划人生、创造历史。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青年一代必将在伟大的时代赢得更加出彩的人生。 当下,正有千千万万名普通的青年干部投身于脱贫攻坚一线,或担任第一书记,或担任工作队员,或担任信息统计员。他们不辞辛劳、亦工亦农,活跃在脱贫攻坚的每一个战场,同贫困群众一道为顺利达成脱贫既定目标奉献了全部的热血和努力,在脱贫攻坚中也涌现出越来越多优秀而卓越的青年干部,他们熟知农村基层实际情况,具备不菲的文化水平,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他们都将逐渐成长,在更高的人生舞台上尽情的展现青年干部的风采。
担当精神是我们党一贯的历史传承,更是每一名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优秀品格。伟大的时代呼唤担当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担当精神,青年干部更应抬起肩膀担当,俯下身子实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中书写壮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