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电影《天下无贼》中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戳中现实,道出了人才资源的弥足珍贵。提供购房补贴、凭毕业证落户、学费补偿……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纷纷抛出“引才橄榄枝”。笔者以为,这些用物质条件吸引人才的举措固然重要,但给人才广阔的事业发展平台和空间,让他们各尽其才,甘愿倾心注力干事创业,实现人生价值,才是留住人才的关键。
现实中,一些用人单位一面感叹人才缺失、留才不易,一面有了人才又不能知人善任。有的单位缺乏容才之量。要么盯住人才的个性和缺点不放,草率地指指点点;要么嫉妒打压才华出众、能力超群的人才,使其情绪压抑,无法安心谋事。有的单位缺乏育才之道。不能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分阶段为其定目标、给任务、压担子,导致其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有的单位缺乏用才之艺。没有根据人才的专业特长为其定岗位,也不为其事业发展创造好的平台和空间,使人才没有“用武之地”,看不到出路。这些做法折射出一些用人单位没有真正站在利于人才自身事业发展的角度识才、用才,造成“好钢没用在刀刃上”,贻误了事业发展。
事实上,优秀人才往往都有成就一番事业的壮志。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自我价值实现需要,才是人才追求的最高层次。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当年甘愿放弃英国的优厚条件,义无反顾回国填补深部探测关键领域的技术空白,就是因为心怀“科技报国”之志。河南荥阳市检察院检察技术科科长王金建当年从月薪3000多元的银行主动申请调到月薪只有1007元的检察院工作,就是认准了这里可以让其施展特长,实现人生价值。
《孙子兵法》中说:“上下同欲者胜”。对人才来说,“同欲”就是希望自己的事业追求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发展理念能高度契合、同频共振。因此,用人单位要想真正留住人才,关键就是要造就事业留人的环境,根据人才的专业背景和特长,安排最合适的岗位,宽容人才的缺点和不足,并建立一套公平的人才激励机制,从物质支撑、情感关怀、学习深造、职务晋升等方面为其施展才华、实现理想搭建平台和载体。同时,要注重做好人才培育使用的长远规划,越是德才兼备、有培养前途的人才,越要给其必要的位置和台阶,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进行递进式历练和培养,使人才感受到被重用,对自身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还要敢于赋予他们艰巨任务,让他们在攻难关、解难题中磨砺心智、增长才干,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增强获得感和自豪感,进而成就一番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只有各级各部门拿出为事业引才、用才的胆识和气魄,努力搭建有利于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做到“想干事的人给机会、要干事的人给岗位、干成事的人给职位”,营造一个聚才、容才、用才的大好环境,就会牢牢留住人才,最大限度激发其干事创业潜能,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