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浏览人民日报时看到一个四岁的小男孩自信满满的展示英语教学的视频,一口“溜”的飞起的纯正英式发音瞬间俘获了大批网友的心,过硬的知识水平无疑来自于其父母给予的悉心教导。反观近年来网络上对“熊孩子熊家长”声讨的声势日益浩大,不得不说端正家风的理念正悄无声息的“飞入寻常百姓家”。
家风,事关门风。李世民在《帝范》中曾写到“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教导子孙对待老人要讲孝道,身处下位要讲恭敬,要全力勤恳劳作以践行做人的德行道义。长者对后辈子孙的教导往往会直接关系着整个家族的兴衰,如岳母刺字给孩子树立爱国观念,坚定了大将岳飞精忠报国的决心;江南钱家读书修身的家训,为新中国科学、文学领域做出巨大的贡献,也成就了钱家绵延千年名家辈出的盛况。反观现实生活,问题少年一直是媒体争相报道的宠儿,深究原因总会呈现出一幅长者不尊、后辈不孝的场景,家长带着孩子玩电竞、打麻将,孩子犯错家长不知反省更有甚者助纣为孽,不知读书学习为何物,这样的家教又怎能教育出社会有用之才,更何谈门风一说呢?
家风,事关政风。《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对于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来讲,家风事关党风政风。清代第一才子纪晓岚对子女提出的 “四宜” 即宜勤读、敬师、爱众、慎食, “四戒” 即戒晚起、懒惰、奢华、骄傲,颇有清流之风,两相对比,明确告知后人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以正确的三观导向规范家人的言行才能剔除隐患,从根本上达到为长有责、为官清廉的目的。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树立自身廉政理念是必备,但想要做出一番造福当地百姓的事业,要谨防“后院起火”,更要发挥好“扯扯袖子,咬咬耳朵”的贤内助功效,因此树立清正家风更有必要,只有端正“家风”,“清风”才会不请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