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 骂

文章来源:县残联 作者:李兰 发布时间:2020-04-28 18:23 点击数: 字体:

县城大桥重建。要过河的人有三个选择,步行过廊桥,或骑车绕行二桥或三桥。一日下班,我随车流准备经三桥回家。也许是傍晚,散步的人特多,我一点点滑行。突然听到行人中有人在骂:XX的,把摩托车都骑到人行道上来了。我当时心中一紧,额汗一冒。的确,廊桥头这段公路并未通畅,我的确是把摩托车骑上了人行道。这骂,挨得该。自此,不敢再走此路。

挨骂,应该是每个人生都经历过的事。小时候犯错,要挨大人的骂。上学了犯错,要挨老师的骂。工作了犯错,要挨领导的骂。家庭中犯错,要挨家人的骂。这种挨骂,是一种深层次关系亲近的表现。

生活中,真正挨陌生人骂的机会很少。回望我们曾经走过的人生,跟你关系不铁的人大多只会对你客客气气,说的都是你喜欢听的话。真正关心你的人,才会和你讲大实话,甚至是骂你。

骂人和被骂,我理解,这其实是一种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的形式。

党的纪检监察工作要求,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抓早抓小严明纪律管住大多数。这是干部管理“四种形态”中最为常见的第一种形态,是指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对反映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一般性问题的,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提醒谈话。

骂人和被骂,是批评和被批评,是一种群众对执政者的有力监督。

一日,步行经廊桥。工作人员正在对那段道路的内侧进行疏通为行车便道,并在路中央设立了隔离桩,将人行道与车行道进行了分隔。社会在进步,城市每天都在发展。

责任编辑:    李迎
【我要纠错】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