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解决一些问题

文章来源:县住建局 作者:张鹏 发布时间:2020-10-19 09:08 点击数: 字体: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巡察组到某镇巡察,某村村民反映,其房屋多年漏水,多次反映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巡察组长了解此事后亲自督促,督查结束时还亲自打电话向村民核实解决情况,直到村民说“已经解决了”才放心。巡察组要做的工作很多,组长能够亲自扭住这样一件小事不放,直至问题解决,这事并不简单,无论是从巡察工作的本身,还是从舆论宣传的角度来看,都体现了一个鲜明导向,那就是在工作中要“多解决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巡察检查等工作中。

工作实不实,细不细,能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从资料、总结、汇报中都很难发现真正的问题,要到现场、到群众之中去。正如一首歌中所唱“一朝出了京门口,百姓的事儿牵着走”,一旦走进群众,就很容易发现具体情况。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实施,各级干部为老百姓解决了很多具体问题,但也会有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伴生。这其中有的问题是老百姓可以自行解决的,但有的问题如果缺乏足够的外力协助,单靠老百姓自身力量很难得到解决,这个外力可能就是巡察、督查、检查。

只要深入群众,发现问题并不难,但要帮他们解决问题,还需要一定的定力和耐力。因为造成问题的原因往往比较复杂,而基层受资金、人力、精力限制,又或者某些干部官僚做派作祟,“不想”“不肯”“不敢”为群众办事,要想帮老百姓解决问题,就得费些周折。甚至个别问题会涉及到利益纠葛,帮了老百姓,就会损害特定人的利益,也就等于得罪了特定人。因此要真正帮老百姓解决问题,愿不愿意、敢与不敢、有没有耐心,都会成为拦路虎。显然,以上消息中的那位巡察组长并没被这些拦路虎给难住,而是选择了亲自出击,耐心督促,直至解决。这则消息的披露,也与那些喜欢坐在办公室查查资料、听听汇报、走走过场的督查检查方式形成鲜明对比,更与极少数假钦差之名、挟“足欲”之私的督导检查形成天壤之别。

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多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让督查检查掷地有声,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将成为督查检查工作的新标签。

责任编辑:    李迎
【我要纠错】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