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检查中发现,有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工作不严格、不细致造成的,结果不仅贻误了工作,还在反复督促、整改中耗费了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让工作陷入被动,得不偿失。如果能在工作的开始就严格要求,真正做到用绣花的功夫打好“头板墙”,一步一个脚印,虽然花费的精力、财力等会多一些,但遗留的后患会少很多,更不必在各种督察检查来临时担惊受怕。
工作的开始就要摒弃应付思维。受惯性思维影响,有的干部总是会有一种应付思维作祟,不管日常工作忙于不忙,总是想着先把这项工作应付过去再说,至于以后会怎样另说。于是对待工作就不是一门心思想着怎么把它做好,而是挖空心思想借一些“巧劲”“捷径”快速过关,时不时地做一些“表面文章”,关注“好看”多一些,专注“实用”少一些。本希望“蒙混”过关了事,怎知“过得了初一,过不过十五”,最终需要付出更多心血收拾“残局”,至此也是“悔之晚矣”。这种“应付思维”、“投机取巧”的心态,无论是对待那种工作,都是要不得的,需要尽早摒弃,从工作的开始就要坚定“扎扎实实”的态度。
工作中需要严格要求。大部分工作不是单一的,与后续工作都是环环相扣的,第一步没做好就会给后续工作遗留无穷后患。有些工作有一定难度,甚至难度很大,有的干部畏难情绪重,遇到困难就绕着走,工作难以做实,容易留下后患。有的干部在管理上“动真碰硬”的底气不足,下面干部一有意见就放松了要求,结果却造成工作过不了关,反而影响了这些干部。因此,在工作中无论是对自己还对别人,都要敢于严格要求,多了实绩,就少了折腾,能够腾出更多精力做更多的事。工作实在了,心里也会更踏实。
很多工作其实来不得半点虚浮,你的工作质量就直接关乎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更关乎着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老百姓是否能够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比如脱贫攻坚工作,习近平多次强调,要用“绣花的功夫”细心去做,要用“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狠劲去做,这样才经得起时间检验。总书记的要求言犹在耳,我们要牢记在心,时时践行,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