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松绑

文章来源:南宫山镇 作者:赵倩 发布时间:2021-04-22 11:11 点击数: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基层工作效率、治理水平,关系着党和国家政策目标的实现,关系着民生改善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十八大以来,从下大力气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到要求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让基层党员干部有了更多精力放在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上,极大巩固和发展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要了电子版还要纸质版,上级要求下级陪会,到基层调研要求县镇两级工作人员随身陪同,开展学习培训要求微信截图、工作群晒图、检查笔记字数,各类检查都要求制作户外广告,同一报表反复折腾,许多“表哥”“表姐”走不出办公室……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了一些新变种、新动向。这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派,挤占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精力,耗费大量公共资源,消磨干事创业热情,危害党群干群关系,是影响政策落地、工作落实的重要根源,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拦路虎”“绊脚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基层工作“内卷化”并非新现象。许多基层干部饱受其苦、深受其害,遭遇挫折感、被剥夺感却无可奈何。主要是因为极少数干部的官本位、特权思想作祟,享受被人围绕、吹捧的优越感,其次是能力不足,对工作重点分不清主次、抓不住要害,错将忙碌当能力,不敢担当、不愿负责、怕事求稳。当然,这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本身具有的隐蔽性、欺骗性特点分不开,致使决策和执行“两张皮”。

要集中有限资源办大事就要注重以结果为导向。干工作不能只看花与朵,更要讲求瓜与果。工作学习更多的是要入心入脑、学以致用,检验一个人能力的标准是平时工作中的办事结果,而不是看工作照片、开会次数以及学习笔记厚薄等,因此,在合理程序的基础上减少不必要的操作步骤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增强干事创业意识。建立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强化绿色节能办公理念,不以“大王小王”立规矩,本着少跑腿、线上沟通、一条龙办公的精神,降低基层来回跑腿、反复报告、多次接待、重复接待考察调研的频率,以精简强干的身姿将精力注入到解决群众实际工作中,最大程度降低体质内耗。合理运用现代化手段。山东青岛推出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打破行业间信息壁垒,畅通消息渠道;网格化管理连面带点精准施策,建立综合执法队伍强化执法能力等,都是运用科技手段降低行政成本的典范。因此,要解放思想、灵活头脑,以高新技术手段为依托,推进机关事务智能化、简约化、系统化,切实达到为干部减负、为群众办事的目的。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们建党100周年。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尤需激发优良作风这个干事创业的保障、善作善成的法宝,让广大基层干部心无旁骛担当作为、真抓实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集聚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    lgxjw
【我要纠错】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