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失信不立”。
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在诚信的基础上为财务使用者、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来源。2001年4月16日,朱镕基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为该校题写的校训是“不作假帐”;同年10月29日,朱镕基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后,题字是“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2002年11月19日,朱镕基在香港举行的第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上为国家会计学院题写了4个字:“不作假帐”。
不作假帐在于严格遵守会计信息质量八项要求,以诚立信。
可靠性是对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真实性、完整性的保证,诚之始;
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对一个单位过去、现在或者未来情况的预测,满足单位对财务报告的使用,诚之基;
可理解性要求单位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会计资金流动或者会计处理方法,便于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理解,诚之源;
可比性是对单位不同时期及不同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的了解,诚之起;
实质重于形式是对单位工作中不能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要以经济实质为准,诚之初;
重要性要求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诚之起;
谨慎性是对单位的应收款项的可回收性、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等的正确判断,充分考虑到各种风险与损失,诚之信;
及时性在于对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及时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对会计的及时收集与处理,诚之终。
八项要求的遵循都离不开诚,失去诚,何以立信?失去诚,会计终将失去他原有的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教育上说道“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贵在“学”,会计的专业性要求会计贵在“学”,达到以学促“诚”。
会计的运转遵循诚信的原则,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所在,为“十四五”时期的“六稳”工作,“六保”任务,打好经济基础,为国民经济又快又稳的发展做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