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一个调色板,最能描绘出新气象的风采;基层也是一块“军容镜”,最能折射出新气质的内涵。年轻干部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基层环境错综复杂,任务繁重,尤须在基层锤炼出不怕苦、愿吃苦、能吃苦的意志品质;多经风雨、多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才能在基层中找准自身定位,凝聚为民服务的力量,淬炼出过硬的本领,在基层这片大舞台挥洒青春热血。
在基层要坚持以找准自身定位不放松。基层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这里山高水长,鸟语花香,这里有满眼的风景,也有可爱可亲的人民群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年轻人进入基层后,怀揣着从大学学习的本领,往往因为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实践,从而再分配的岗位上捉襟见肘,顾此失彼。这就需要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在工作的锻炼中不断去找准自身的定位,搞清楚自己在单位所处的角色,跟上基层工作的总基调,燃烧青春为基层事业的发展发光发热,以“青春”的叙事风格讲好基层故事,展现出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
在基层要坚持以凝聚“为民力量”不放松。年轻干部在基层直面广大人民群众,这里距离群众最近,能够经常和群众“面对面”,能够在深入群众中与群众“心贴心”。基层单位直面的是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宜,面临的是中国最真实社会的缩影,解决的是中国最尖锐繁杂的矛盾。如果年轻干部不能在基层坚定好为民服务的信念,无法去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便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渐行渐远。因此在基层的工作中,就需要年轻干部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多与群众接触,把群众的评价作为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才能更好的了解到群众疾苦,群众所需,群众所想,与群众形成合力,为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添墨着色。
在基层要坚持以淬炼“斗争本领”不懈怠。基层强则天下强,基层安则天下安。身在基层,年轻干部重任在肩,要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沿,要见重而无惧,知重而勇扛,负重而能行。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在梁家河打坝淤地、造就良田,建成陕西省第一口沼气;袁隆平同志青年时代在农田刻苦钻研,细心研发,培育出造福人类的杂交水稻;更有诸如黄文秀等优秀干部用生命为基层事业奋斗终生,正是他们勇于在基层锻炼本领,深入研究,才能创造出这种伟大的成绩。这也启示着当下年轻干部要多担当,多锻炼,多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多接几次烫手山芋,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从“小我”走向“大我”,在斗争淬炼出“硬功夫”,在拼搏进取中写就青春的大美。
年轻干部要沉身于基层凝集成长力量,在基层找准自身定位、凝聚“为民力量”、淬炼“斗争本领”,为基层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奉献青春,走好基层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