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意、非常同意,他作为单位的老干部,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党委政府的安排从来都是服从,没有任何推托。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他的这次晋升鼓励了我们很多干部积极向上,努力奋进,这是非常好的。”在这次干部职级晋升考察谈话过程中,这样的“形容词”我记了好多遍。
以“激励”为抓手,鼓足士气。几十年的扎根基层,从下乡靠着双腿走,到身体有病仍然坚持在岗,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根据老干部的性格特征分配相对应的工作岗位,力求干部能力表现与现实岗位要求基本适应,从而充分发挥老干部的潜力,让老干部感到有所作为。他们的坚韧与毅力深深鼓舞着年轻干部,也让我反思平时对工作忙碌的些许抱怨。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对工作岗位的眷恋,对领导同事的不舍,对即将退休的不愿。所以,用心站好最后一班岗,是他们对自己的成全,更是对组织的承诺。
以“榜样”为力量,锐意进取。经常会从电视网络上看到很多“榜样”,听他们讲述个人事迹,了解平凡身后的伟大,深感震撼,但还是感觉离我们很遥远。然而我们身边就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铸就伟大,能把一件小事做精,做细,做到让大家都信服,是很不容易的。这次职级晋升考察谈话,我从党员干部的言语中看到了大家不约而同的对一个优秀干部的认可与好评。都说众口难调,但就是这样踏实认真的苦干,默默无闻的坚守,爱岗敬业的奉献,让同事们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以“务实”为途径,锲而不舍。“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党员干部最大的底气就是个人的自律与骨气。自觉自律,思己过,检讨得失,知进取。《朱子治家格言》有“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一个人的德行要和自己所处的岗位匹配,否则必会招来祸患。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言一行都在他人的观察中,我们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会在时间的推移中渐渐发生变化。唯有脚踏实地,勤奋务实,方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长达10小时的考察谈话,让我深感一名干部给大家形成的印象是在日积月累的每一件小事上体现出来的。组织上的认可,同事们的好评,让干部职级晋升的结果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