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工作要“实”“善”“准”

文章来源:县委组织部 作者:胡后根 发布时间:2022-02-09 16:23 点击数: 字体:

考核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一定的方式,衡量出个人或部门的工作质效。它在全局工作中能发挥“方向标”和“指挥棒”作用,既是各单位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各单位工作情况的“标准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考核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考核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深刻体悟,悉心领会,坚持“真善美”,真正让考核考出质量、考出动力、考出成效。

“实”打头。考核的本意是为了总结经验、挖掘亮点、发现问题、查找不足和短板,为后期的工作安排部署提供参考鉴,所以考核首要要坚持真实。一是指标要真实。考核指标设置上要接地气,要体现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工作特点,让考核组能准确把握考核标准,让被考核单位全面掌握考核内容。二是过程要真实。考核人员要严格考核程序,不走过场、不摆样子,老老实实执行考核相关要求,不搞变通、当好人,确保“一把尺子量到头”。三是结果要真实。考核结果要真实全面的反映考核对象工作中的特色亮点和短板不足,不规避矛盾问题,不隐匿成就业绩。

“善”当先。年终考核工作往往面临着单位多、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等的考验,还涉及到被考核单位的年终考核奖励和干部提拔等情况,因素多、情况杂,因此年终考核工作要在“真”的基础上突出“善”。是认识要“善意”。考核目的是为了查找“得失”,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和促进工作,因此考核各方要摆正心态,考核人员要把考核工作当做是一次能力的考验和测试,当做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被考核单位要把考核工作当做是一次工作查漏补缺,一次展示成绩的平台,在晒成绩亮特色的同时更要知不足、明短板。是人员要“善战”。土锤敲不出金碗。考核人员的能力和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考核成效的大小。在组建考核人员的时选用综合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对考核工作、考核领域熟悉干部。考核人员也要加强学习,在考核过程中既要避免“自我发挥”的不按要求来考核,更要避免“按图索骥”的机械呆板式考核。三是方法要“善用”。无论是采用单项考核还是综合评分,实地座谈还是查看资料,考核体系要让考核组明白怎么考核,被考核对象知道要考什么。在考核体系设置上要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简单明了、内容全面,要有“规定动作”的考核,又要有“自选动作”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考出差距、考出真实。

“准”为要。考核涉及到考核对象、考核人员、被考核单位三方的情况,考核工作要达到三方满意的要求,还必须坚持精准。一是结果要“精准”。考核结果要全面掌握被考核对象的工作情况,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找准不足和差距,必须避免“报喜不报忧”,因此考核要突出全局,强化重点,优化方式方法,务求结果精准。二是过程要“把准”。考核涉及考核日程安排,单位汇报、交流座谈,召开大会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考核过程顺利、圆满完成离不开考核组的科学合理安排,更离不开考核对象的支持和协助,既要遵守考核纪律,又要适当照顾考核单位的实际情况,坚持依规依纪依法。三是印证要“精准”。提供考核的印证资料是考核工作的重要一环,印证资料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考核质量的高低,考核人员必须坚持“火眼金睛”,做到印证有物、有理、有责;被考核单位更要本着对组织和个人负责的态度,及时全面准确提供资料,不能“挑三拣四”“敷衍了事”,更不能“弄虚作假”。

责任编辑:    lgxjw
【我要纠错】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