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征程上,需要大批德才兼备有知识有能力的干部队伍,从事党和国家事业建设。如何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人才,是各级党组织认真思考的课题。
要注重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人才的灵魂,是人才评价的首要条件,有才无德的人,不应视为人才。道德品质决定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世界观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只有在有理想、有目标、有志向的前提下才能做好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从“德”的角度看,人才选拔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德才兼备,严守公德。德性不仅体现在人才身上,更要通过人才来深化和升华,人才不仅要以德引领,更要通过德性来强化和激活。
要有知识才华。才是立身之本,有知识才华,才能干事,才干得成事,才能称为人才。要熟练掌握工作技能,根据不同情况,运用知识和经验,正确解决问题,谋划运筹。同时要做好一个岗位每项工作,必须具备这个岗位的专业知识,要做好必须得先知道该怎么做,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好本职工作,解决工作重点疑难问题。
要有应变和创新能力。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的发现、培养、抛弃的循环过程会更快、更强,人力资源的周期大为缩短,在这种变幻莫测的环境中,人们时刻面临着更新自己知识体系的压力。这就需要随机应变的能力,对环境作出适应的调整,以备不时所需。同时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时代需要创新,国家需要创新,工作需要创新,决定了创新能力在新世纪人才培养和选拔中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干部人才的培养、选拔、任用必须始终坚持德才兼备,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才能把优秀人才吸纳到党的干部队伍中,有利于干部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党的干部队伍的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