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为引,做个清醒“赶路人”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9-13 15:53 点击数: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进入公务员队伍得想清楚再来,没想清楚就别进来,没想清楚进来很容易迷茫,很容易迷路。作为新入职的年轻公务员,要知深悟透做实总书记的要求,坚持涵养“三观”,做个清醒的“赶路人”。

坚定“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人生观。“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考上公务员,并不意味着端上了“金饭碗”,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式的一劳永逸安享“上岸”的“红利”,反而在在步入单位后,特别是试用期内的一年内,因为各种原因,会吃很多的苦、受很多的罪,要放弃很多的爱好,改掉很多的不良习惯,甚至遭受很多的委屈,承受很多的寂寞。因此,要用“天生我才必有用”豪迈蹚过去,要抱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心态,不躲不避,发挥年轻的优势和困难正面硬刚、与挫折对阵叫板,不断涵养自己能破难题、开新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强大的心理素质和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保持“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认知观。年轻人有一个共性的短板,就是想的多、干的少,动手抓落实能力不足的缺点。而在基层工作中,群众最不喜欢的就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单位领导最厌恶也是“拿的了话筒却端不起铲子”能说不能干的“嘴巴客”。新入职的年轻公务员,要明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脚踏实地、坚持实践的重要性,既要存“独上高楼”的远大志向,更要把自己身上“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实干笃行品质保持好、发挥好,多学、多做、多实践,力争早日成为一个“开口能讲、提笔会写、遇事能干”的合格公务人员。

树牢“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职业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清清爽爽、义无反顾地去当官。不要把当官作为一个满足无穷贪欲、获得无限私利的捷径,那样迟早要完蛋”。无论抱着什么样的目的,既然选择了公务员的职业,就要有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觉悟,要把职业努力的方向统一到为党和人民谋利益上来。无论是在乡镇一线还是在省市直属部门,也无论是不是直接和群众打交道,一定要树牢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珍惜自己手中的权力,多为群众谋、多为群众用,多当群众的贴心人,在践行为民服务的职业观中展示当代青年的风采。

责任编辑:    lgxjw
【我要纠错】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