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壮胆无须酒

文章来源:县委组织部 作者:胡后根 发布时间:2025-06-09 09:13 点击数: 字体:

酒能壮胆,是传统酒文化的“共识”。用“酒量”决断“胆量”、进而评判“能量”也成为“酒场”默认“规则”,使得“喝多少酒,成多大事”在少部分党员干部中颇有市场。于是,或公或私,“借酒壮胆”成了一些党员干部的的首选。“宁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作为奋进新征程的党员干部,应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主动固本培元,砥砺奋进,以实干实绩强壮创业胆色、厚实人生底气。

滴水入海方能生生不息。从党史学习到主题教育,从党纪学习到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一次次的教育学习,让党员干部在读原著、悟原理过程中增强了“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政治定力,在红脸出汗、咬耳扯袖下保持着“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革命精神,在革命前辈舍生忘死的足迹里坚定着“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斗争意志。党内学习教育的内容在变,党员的收获与成长在变,但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养、关怀关爱和期盼希望始终未改。“靠山”不变、“后援”不减,如同融进大海的水滴,在党的庇佑下,党员的胆气、胆略岂会任无常世事左右摆弄、递减消弭?坚定对党忠诚之心,党员干部的胆略自然能与日具增、与日具涨,何须假借于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黄沙万里、十年九荒,焦裕禄毅然迎难而上、反复试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谷文昌把丰碑立在人民群众心中;上天入地、横空出世,“两弹一星”功勋于“一穷二白”中逆境向前......一个个优秀共产党员用行动铿锵有力的昭示着,他们“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胆魄源于对祖国的热爱、对群众的赤诚。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党员干部的力量之源、胆气之源。相信群众、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有了群众的滋养,党员干部无惧无畏、磅礴长存的浩然胆气定能不扶自直、茁壮成长。

面对日益繁重的民族复兴重任、名对日益复杂的风险挑战、面对群众日益美好的生活向往,党员干部必然也必须常怀“本领恐慌”,不敢大胆为之,实属人之常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作为党员干部,要克服“本领恐慌”,必须继续依靠和发扬党的这个优秀传统。要通过学原文、悟原理,自觉学习党的各种理论、政策和方针;要围绕“七种能力、八项本领”,主动学习各类专业知识、自觉加强业务锻炼;要全方位了解、浏览各领域传统文化,不断丰富自身文化素养。当学习成为习惯,知识化作底气,党员“任凭风浪起”的从容“胆气”便是会长“清如许”。

借酒壮胆,借的是“邪物”壮的是“邪念”。党员干部的胆气,从来不是酒精催生的虚张声势,而是信仰铸就的钢铁脊梁,是群众赋予的坚实底气,是责任扛起的使命担当。唯有以实干代替虚张,以正气代替邪念,在新征程上挺膺担当,才能造就“赤胆忠心”。

责任编辑:    lgxjw
【我要纠错】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