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规范运行要进一步到位”①反腐败必须规范权力运行

文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12 11:40 点击数: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反腐败必须规范权力运行。”这一重要论述为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我们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权力的监督。历史与实践反复证明,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党的自我革命重在治权,反腐败必须规范权力运行。

如何看待权力来源,如何正确使用权力,是不同权力观的重要分野。马克思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871年,他在《法兰西内战》一书中指出,一切公职人员必须“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后来,恩格斯在1891年版的《法兰西内战》导言中,进一步提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他在《国家与革命》中明确提出要消除政府官吏的贪污腐败,防止社会公仆异变为社会主人。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又郑重提出,要改善国家机关工作,反对官僚主义,警惕防止脱离群众的危险,强调“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可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的基本思想,就在于强调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国家权力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

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经指出,“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权力观,要求党员干部牢记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对党员干部而言,“为谁当官、为谁掌权、为谁服务”这个问题的答案清晰可见、始终如一。从焦裕禄直言“革命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到谷文昌坚持“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再到杨善洲坦言“我手中是有权,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不能用来办私事”,都清晰表明,坚守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为民谋利的信念,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做官才有正气。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前一句话指明了权力的根本来源和基础,后一句话指明了权力的根本性质和归宿。他要求,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从理论上弄清楚和掌握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和实现的,都是属于人民的;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在全国执掌政权,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所有党员和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绝不允许搞任何形式的以权谋私。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重在治权,抓住了防腐治腐的关键之处,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权力不论大小,只要不受制约和监督,都可能被滥用”“权力越大,越容易出现‘灯下黑’”。“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腐败的“受病之处”正是权力滥用,腐败的“起弊之原”是权力不受约束,所有“围猎”的“着力之点”皆在于权力。面对长期存在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自我革命这根弦必须绷得更紧,“治权”功夫必须下得更深。惟其如此,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我们党才能以自身永不变质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责任编辑:    lgxjw
【我要纠错】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