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联社强化作风化解信访难题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2-28 16:26 点击数: 字体:

       跨入市场经济时代以来,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而在计划经济时代“红火”一时的县供销社却在此过渡过程中吃了“败仗”;加之后续经营管理无变革直接导致了供销业务严重缩水,关联企业陆续倒闭、基层社解散、数以百计职工下岗失业。自此,县供销社背上了“负债”跟“安置职工”两个大包袱十余年。在这期间,只得依靠变卖社有资产偿还债务,并在政府的合理指导与帮助下才慢慢走出困境。但亦留下许多诸如职工工资补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安置等问题,矛盾纠纷错综复杂。如今,在信访办公室里面,经常都能看到一些步入晚年的老头、老太太登门来访;有的诉诸事毕再客套几句就走了,也有的三言两语不对就开始吵起来....但无论是内行或外行人员,从话音当中都能分辨其大概意思是“要账”来的。

时下,县供销社面临常规任务繁多、发展资金缺乏、专业人才断层的问题。现任主任意识到:作为政府辖下经济部门之一,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确保本系统的大局稳定既关乎自身长远发展,又是维护政府公信力的必要保证。积极带领从体质改革浪潮中“幸免”下来的老同志们,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老马识途的供销经历和踏实做事、诚实做人的“三实”精神稳步推进信访维稳工作;并紧扣“党员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关键意识,逐步解掉历史遗留的包袱,把县供销社推向健康运行的轨道。具体表现在:

热情接待消隔阂。在来访的人员当中,有的因年老多病而讨取医疗费用,有的则因政策变更而问询详细情况,也有的是因多次登门而无所实质收获....但是,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多少带着情绪。“一个热情的迎接、一个暖座、泡一杯清茶...夏开一盏风扇、冬启一个电炉,再主动询问来意”是县供销社开展信访工作的总基调;让对方受到尊重和重视,是平息其负面情绪的有效方式,解决问题也会事半功倍。

政策文件道明细。依据政策是处理信访问题时必须遵守的一个基本原则。由于诸多下岗或退休的职工里面,亦分不同情况;比如在职年份有长短、聘用合同有规定、下岗时间有先后...不同群体,存在差异化的政策托底。然而,这种“不公平性”容易致使部分职工来县社讨说法。负责信访工作的同志们都耐心讲解;某个政策谁能享受、谁不能享受,哪年之前是怎样、哪年之后又是怎样...他们如数家珍、说得详细,力争让带着疑惑而来的人,抱着明白而去。

主动出击解矛盾。及时从省长信箱批示县长交办县社的徐开学案件中吸取教训,加强对多次上访、集中信访事件的前瞻性,变被动解决为主动作为。制定信访问题预案,采取将信访当事人请回县社或登门拜访等办法提前介入,及时把问题化解在苗头阶段。

无理取闹不还口。在信访当事人中,也有个别“搅经乱不嫌”之人;对界限分明的政策,自己享受不到就指指点点、胡搅蛮缠,甚至出言不逊,诋毁谩骂工作人员。遇此窘境,同志们都本着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原则,采取沉默不语、先避其“锋芒”的方法,不让矛盾进一步恶化,待其情绪缓和再耐心解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彻底解决信访矛盾,路途尚远,我们将进一步以作风建设为依托,发扬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不断夺取信访维稳工作新胜利,从而开启供销社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    本站
【我要纠错】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