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曾在《楚辞·招魂》中说过:“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廉洁文化,如同黄河长江,源远流长,自古我国就有着崇尚廉洁的优良传统,“四知”太守杨震、以廉为宝子罕、不受一砚包拯等等都是廉洁自律的典型人物,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廉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
202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布局进行谋划,建立廉洁文化建设统筹协调机制,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建设是国之根本,廉洁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打虎”“拍蝇”“猎狐”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之路的第一阶段,国家通过强有力的反腐攻坚战,向人民表现了全党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反对和惩治腐败的决心和信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反腐败斗争的最深厚基础。
在“围猎”腐败的过程,各种腐败手段、形式让人瞠目咋舌,如:“影子公司”“影子股东”、“雅好”“雅贿”、“借贷”“投资”等等等等。长期以来的反腐倡廉斗争就好比古时候的纪晓岚斗和珅,腐败分子在党内大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培植个人势力,党内党外相互勾结、沆瀣一气,形成腐败“黑色利益链”“权钱交易共同体”,成伙作势控制要害部门,全党想妙招防范、出重拳惩治、不断强化廉政教育,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但“围猎”腐蚀还依然任重道远。
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身处于基层工作岗位的我们,更是要时刻把自己“摆进去”、“坚守住”,坚决抵制腐败思想的侵蚀,从我们党百年的筚路蓝缕中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坚持用新思想武装头脑,补足精神之“钙”,筑牢理想信念之“魂”。
唯有正本清源,才能清廉自守。今天,14亿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昂首阔步。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是要坚持以“无羞则失气节,无耻则失德行”的羞耻之心对待一言一行,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不断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守廉敬廉,要清醒明白自己手里的权力来自人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切实为百姓谋福祉,自觉做到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真正将崇德守廉向善刻进心灵、融入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