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5月4日,那一场大张旗鼓的学生活动,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悟。从此“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的五四精神,鼓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前仆后继的投身到救命中国、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
今天,在刚刚过去的5月2日习近平考察北京大学时,他这样寄语当代青年: “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舔砖加瓦。”结合实际,立足工作,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我们的青春应该如何谱写?
拓宽视野“学”。学习没有尽头,学习永远在路上。作为青年人,更应用扎实的理论知识为日常工作生活做好铺垫。《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就留下了“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故事,现在我们的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我们更应充分利用起来。紧跟时事学,积极主动地去了解掌握当前的重要政治理论,补足精神之钙。学业务,立足工作岗位,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好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知识和素质,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开启未知领域的钥匙
结合工作“思”。“学而不思则罔”,作为青年人,更要时刻保持清晰的思路去思考。将所学在大脑中过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新常态下,只有时刻保持思考状态,才能适应形势的新发展和工作的新要求,才能不走弯路、不走邪路、不掉队。通过不断地思考,理清思路,在纷繁复杂的工作头绪中找准问题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抓住主要矛盾,努力做到抓一件、成一件、积累一个方面的成果。
立足岗位“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聚焦“知行合一”这个关键,将所学转化为工作实践中的指南针,指导好工作实践。立足工作岗位,不断学习、总结、反思。突出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在工作中磨砺自己的品格、在岗位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其位谋其事,谋好事。
突出导向“悟”。悟有所为,用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工作落实。纪检监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紧扣,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工作中思考、推敲、总结、领悟,然后才能顺利的进入下一个环节,这就需要我们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去完成。作为青年人,我们需要不断地在工作岗位上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本领,锻造成为工作上的多面手。
青春正美好,奋斗正当时。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我们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更要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勇气和担当来书写属于我们的青年一代的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