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帮扶变得有尊严

文章来源: 作者:曹松贤 发布时间:2018-09-17 09:58 点击数: 字体:

我县位于秦岭南部、大巴山北麓,属于国家秦巴连片特困区和深度贫困县,全县总人口17.2万人,2017年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77万人,贫困发生率高,集体经济匮乏,老百姓干劲不足,面对如此大的贫困面,要想如期脱贫,除了好的扶贫政策,干部帮扶显的尤为重要。

在干部日常帮扶中,总有一些贫困群众不愿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接受新思想,缺乏脱贫能力和意愿;一些人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蹲在墙角晒太阳,等着他人送小康”,一部分人好吃懒做,高不成低不就,一心只想争当贫困户,等着政府来救济;还有一些人干啥啥不成,出门嫌远、打工怕累、发展怕赔,只想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守旧……正是由于这些思想上的贫困,导致一部分贫困群众扶不起、站不住,甚至还出现“不扶还好,一扶就倒”的怪象,致使部分贫困群众在脱贫过程中丧失了尊严,没有了品格。

《说苑.政理》有云:“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讲的是为政者,对于老百姓的疾苦,要有同情之心,始终要把人民的疾苦冷暖牵挂心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深情感慨,扶贫工作始终是他投入精力最多的,几千万贫困人口始终是他心中的牵挂。如何让贫困人口在脱贫过程中变的有尊严,让帮扶变得有温度,是作为帮扶干部要注意的问题,帮扶不只是在逢年过节给钱给物,就一图了之,而是要拿出真情怀、真热忱,把困难群众的贫困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帮扶对象的家人当做自己的家人,了解他们的家庭真实情况和实际困难,找准致贫原因,探询他们的致富想法,结合各个家庭的情况,对准下药,制定有实际帮扶效果的帮扶措施,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强意识,克服“等、靠、要”思想,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贫困,增强战胜贫困的信心,贫困群众要主动依靠政策,提高自身技能,发展致富产业,帮扶干部要加大政策宣讲力度,让贫困户从思想和物质上真正实现脱贫。

帮扶工作不是把扶贫当成例行公事,而是要唤起贫困群众自身的脱贫意志和能力,只有唤起他们的内生动力,把要脱贫变为想脱贫,我们才能义无反顾的共同向贫困宣战,也才能让帮扶成为有尊严的帮扶,爱护成为有温度的爱护。

 

 

责任编辑:    马赛
【我要纠错】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