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不容忽视

文章来源: 作者:刘松 发布时间:2018-10-15 17:36 点击数: 字体:

“多装了一份材料看似是件小事,如果换作选票,麻烦可就大了。”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那是2015年12月份的一天,我在将一次会议的相关材料装袋时,不小心多装了一份文件,单位领导知道后,当即找我谈了话,提醒我做事要认真、仔细,不能忽略每一个细节。

还有一次是在2016年的2月份,外县纪委来单位交流学习执纪审查相关工作,各室、组均把相应台账资料送到会议室供兄弟县查阅参考。开完会后,我便将自己提供的资料取回了办公室。领导在汇总时,发现我们室的资料不见了,还以为是某个参会人员私自带走作参考去了,四处打听无果后,急出一身冷汗。得知是我将资料带回后,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说:“小刘啊!用别人东西时,要给主人打招呼。这种常识、小节,上小学时老师应该都给你讲过吧!我给你讲个故事,我之前的一位同事,因为一次送文件时没注意细节,导致他当了10年的普通干部,至今还未提拔。”领导的一番话语让我陷入了沉思。我是2015年12月份从乡镇抽到县纪委跟班学习的,来了不到3个月,就因“细节”问题被领导“约谈”了两次。这犹如一剂猛药,让我瞬间清醒,从此暗暗发誓一定要改掉粗心大意的坏习惯,做任何事都要从一个个细节入手。

来纪委后我主要从事单位的新闻宣传工作。这是一份极需耐心和细心的工作。每写一篇报道,对涉及到的常识、概念、表述感到模棱两可时,我总是要向周围的同事请教、翻阅资料或是上网查询,直到弄得一清二楚才写进稿件;对稿件的标题、正文中的领导职务称谓、语言表达、标点符号运用、牵涉到的违纪典型案例、查处案件数目等内容,总是要反复推敲、核对,有时为了取一个贴切的标题,为了一句话语的完美表达,写了撕,撕了又写,反复修改数十次,直到准确满意为止。写完一篇报道,更是要反复阅读、检查,确保没有一个错字后才送呈领导审阅签发。正因对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从事纪检监察新闻宣传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几乎没有出现过失误。

平时工作中注重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件小事,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认真务实、精益求精的习惯。有了这种习惯,面对任何事,都会不急躁、不慌乱,尽善尽美地去做。这是我在纪委这两年多最大的收获。

责任编辑:    马赛
【我要纠错】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