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认真真走形式,扎扎实实搞过场”,一句调侃之语道出了某些单位和干部的形式主义,也是现如今一些干部工作的真实写照,因此,在机关单位里有一种忙叫“伪繁忙”。
“白+黑” “5+2”的工作模式是近年来党员干部的工作常态,对这种加班加点搞扶贫、拉项目、提经济、惠民生的工作态度应大力提倡,但是对在繁忙工作节奏上衍生出来的“伪繁忙”却应坚决制止。这种“伪繁忙”具体体现在一是缺少担当,部分干部遇到工作就喊累喊忙,使尽浑身解数将工作任务往出推;二是缺少责任,工作时每个程序都很到位,成效却微乎其微。这种做法危害有两点:一是加剧单位内部矛盾。同工同酬的情况下存在人员分工不明确,有些人老老实实做事,工作任务却越做越重,有些人偷奸耍滑却安安稳稳平安度日,这样就会使做事情的“老实人”心生怨言,口服心不服从而降低工作积极性,不做事的“聪明人”工作愈加不务实,降低自己的工作能力,终害人害己;二是损坏政府部门声誉。部分干部虽对群众来访有很好的服务态度,却只讲求尽快打发来访群众,而不管事情解决与否,长此以往不仅容易耽搁事情还伤了群众的心,加大干群之间的矛盾。
因此,将“伪繁忙”变为“真务实”,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贯彻落实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要求。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督促力度,使警钟长鸣。通过宣传警示教育、廉政提醒、廉政备案、温馨谈话等方式定期抓思想,对有作风问题苗头的干部及时出手,坚持抓小抓早,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监督和工作氛围;二是建立干部工作成效台账。工作岗位决定工作内容,每名干部都按照要求建立一本工作台账,记录下自己一年来的工作内容及成绩,并在年终考核时向考核组提供,考核组按照分工查漏补缺并将其纳入考核项目;三是健全考核机制,以工资带动工作。在单位内部建立考核制度,以站所为单位细化个人工作内容,结合日常考勤和全体干部评议等,将考核排名与年终考核奖、绩效奖挂钩,通过工资激励增强干部工作积极性。
孔子曰:“恶似而非者。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从短期看“伪繁忙”似乎会带来一时的安逸,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耍小心思玩弄小心机的手段不仅会让自己固步自封,也会恶化自身和同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伪繁忙”的“聪明人”不聪明,“真务实”的老实人“不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