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己亥年春节闲暇之时余略读了《三国演义》,这里面生动的角色,英雄气概,超群的智慧,可谓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最喜欢的人物当属关羽关云长,因为他的忠义,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到降汉不降曹再到华容道义释曹操最后败走麦城等经典片段无不凸显关羽的忠肝义胆,咀嚼英华,真是回味无穷。
西河大鼓《灞桥挑袍》里唱到:“可叹我曹营千员将,谁比得,这有勇有谋的将英豪”。关羽是曹操毕生用心最深,求之而不得的上将。屯土山先有张辽三罪之说,第一是负皇叔,第二是陷二嫂,第三是不能匡扶汉室。遂有关公约三誓,首言降汉不降曹,次言保全皇嫂,末言但知大哥刘备消息天涯海角去投。曹操应诺,全军班师回许昌。丞相惜才更爱才,千方百计想留住关羽,认为只要对关羽厚恩相待,一定会为己所用。一日曹操正在食用味美鲜嫩的鹿肉想到了关羽,立即派人送鹿肉给他,又怕途中鹿肉凉了不好吃,就叫人连炉火一起送去。一会儿又想到有好肉焉能没有好酒,又派人赠送美酒,要在关羽食完鹿肉之前送到,城中传的沸沸扬扬,曹操在一餐之间两次赠送关羽鹿肉美酒,衣食冷暖皆惦记着他,引得三军将士羡慕嫉妒恨,无不为之惊叹!但关羽思念大哥刘备,对美酒鹿肉毫无兴趣。为笼络关羽归顺之心,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体银,赠锦袍,送赤兔,官拜汉寿亭侯,也都拦不住关羽千里寻兄。关羽为报答曹操“厚恩”,先是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日后华容道饶他一命。曹操深敬关公,他爱关公这颗心,也想留关公这颗心,然而关羽在面对曹操的这些权钱美色的“围猎”,不但无动于衷,还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他深知所有被“围猎”的甘甜,终究不过是苦酒一杯,换来的必将是血雨腥风、背信弃义,最后得到的将是黎明百姓唾弃。关羽始终有自己的信仰,不忘桃园结义的初心,牢记以辅佐大哥刘备匡扶汉室拯救苍生平定天下为使命,这样有情有义的英雄才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堪称后世之楷模。
关羽去世后,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