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逸结合,拒绝形式主义加班

文章来源: 作者:张杰 发布时间:2019-06-11 11:27 点击数: 字体:

要“5+2”,还是要“白+黑”?作为一名人民公仆,在工作中避免不了会加班。但是你更愿意在周内每天下班之后,再多加班几个小时?还是选择在周末完成工作?面对这样的抉择,想必都会选择在周内加班加点完成,而不愿意再耗上周末。

周末是对一周工作完成之后的一个短暂缓冲,可以让人舒缓疲惫,调整状态,好为下一个工作日提供更好的精神状态与办事效率。但是,如果“5+2”成为经常性的工作模式,这不仅不会提高办事效率,而且还会挫伤为民服务的积极性。我们都知道把弹簧拉到一定程度时就要适时松手,给个回旋与调整的时间之后,弹簧才能继续发挥它的效果,如果一直紧绷着弹簧丝不放手,到最后,弹簧就失去了它本来的作用,变成“废品”了。

对于公职人员也是如此,时间战不一定就是效率战,相反,有时候还会降低效率。原本规划好的在一周工作日内完成的工作计划,在知道周末不放假之后,就会产生拖延心理,工作日内,只完成一部分,到了周末加班再完成剩下的部分。而且有时候周末加班,也是“人在心不在”,有家室的人,会时常惦念家里的父母妻子,自己的儿女长时间见不到,也就无法将精力都放在加班干事上,坐在办公室里消极应付,打发时间的占多数,真正做好、真正完成事情的人却寥寥无几,而说起来就是在加班,实际上却没有一点效果。因此对于这种现象也是值得人深思的,加班的初衷是绷紧弦,更好地完成工作,但是在长时间疲劳战下,就演变成了形式主义、消极应付差事了,班照常加,但事不会做。这样一来,不仅工作效率没有提高,而且会引起长时间周末加班的人的埋怨心理。

当下工作任务繁重,加班在所难免,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而不是形式主义加班。

责任编辑:    马赛
【我要纠错】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