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佳节来临,亲朋好友联络紧密,上下级工作汇报、总结密集。如是乎,有的人,又打起了年关、节日收送礼金的“小九九”,上级领导要不要“意思意思”一哈,掌握一定财权、事权、干部选拔任用的部门、人员要不要“走动走动”,这些看似细小的行为心思和惯性行动,多少都考验着党员干部“年节”的“廉洁”修养。
思想上树牢年节不收送礼金的廉洁意识。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资源,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信任和重托,不是谋取个人或某一单位私利、私权的工具。只能用来作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国家谋富强的平台,绝对不能将手中的权力沦为谋私利私权的工具,特别是年关年节的元旦、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假日具有绝好收送礼金、有价证券、卡金、红包、以及其他虚拟支付手段或变相的直接、间接收送礼金的行为,更是要守好不收送礼金的底线。
行为上扎牢不收送礼金的廉洁防线。党员干部要在廉洁行为上根据纪律、制度的规定,严格地约束自己,不放纵,不骄横,不“下不为例”,不以任何理由,不以任何借口收送礼金。收送礼金只要有了“下不为例”的第一次,那么无数个下不为例就开始了,收送礼金便是被打开了如管涌的河堤缺口而致使整个固若金汤的大堤全线溃败。否则,“廉洁”大堤的失守溃败便是早晚的事情。一旦廉洁腐败的蚁穴产生了,要想堵住就变得非常困难。所以,要坚决不搞“下不为例”是党员干部扎牢不收送礼金的廉洁防线的有效武器。
制度上筑牢不收送礼金的刚性保障。党员干部要模范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对制度、纪律等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特别是要从守住“第一次”、“下不为例”开始。要做到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时刻、任何场合不收送礼金。同时,要善于、勇于接受来自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新闻媒体、舆论的监督,把监督当关怀,借监察提修养,凭媒体证清白,以公开做宣传,切实提高纪律、制度,特别是廉洁纪律、制度的约束力、执行力、自觉性,切实筑牢纪律、制度的刚性约束,做一个廉洁奉公的模范。
党员干部要过好年节,养成廉洁习惯,须从小事、细致事情开始,从拒绝第一次收送礼金开始,才能切实做廉洁清正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