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至伟

文章来源:县纪委监委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 作者:钟昌斌 发布时间:2020-07-28 15:20 点击数: 字体:

谈伟人,说领袖,大家都会大讲他们的传奇人生,论述他们的卓越贡献,诉说他们的不朽功勋……讲人生,论贡献,说功勋,更没有谁会无视他们成就伟大事业的基本“底牌”——清廉的操守。这是因为,“清廉”,它是确保一个人能够成为伟人的核心要素。

一个人的成长,他需要诸多的元素,清廉,他仿佛是一个人成长之钙,否则,他不仅不会长的高大,甚至会因此得上“软骨病”而倒下。据《说文》解,“廉”是“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引申出边,与角相对;《九章算术》释为“边谓之廉,角谓之隅”,再引申出正直、清廉、考察、廉价等。《庄子》认为,“廉”为“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其行廉”;《广雅》说,“廉,清也”。概言之,“廉”,寓意品行端方,有气节,是廉洁廉正廉明的表现。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气节”的民族,“廉”,一直是国人“气节”论理念核心和行为操守的追寻。“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公生明、廉生威”等等名言能在百姓中耳熟能详,充分说明“廉”字在人们心目中的独特地位。甚至可以说,在国人的心目中,“廉”,才是一个人从平凡步入伟人的第一要素。

毛泽东是人们心中的伟大领袖,但他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一个小山村的普通农民家庭。史学者在研究他成长的经历过程中发现,毛泽东从小就具有忧国忧民的革命情操,并不停地探索救国救民之路。青少年时期,毛泽东结杨昌济、李大钊等良师,交蔡和森、向警予等益友,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过程中,他运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游击战十六字方针”“群众路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文艺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三个世界的划分”“继续革命理论”等等为受压迫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让世世代代受压迫的无产者赢得了翻身和解放,第一个喊出浓缩着“清廉”思想内核的“人民万岁”的口号,“为人民服务”成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境界与追求,在毛泽东心里,人民,至高无上。毛泽东是一个彻底的无产者,生前,出版《毛泽东选集》的稿费,“毛主席说,稿费不是我的,那是人民的,应该归国家,归党。”没有留给子女一分钱。由此可见,毛泽东凭借“清廉”的追求,“清廉”的思想,“清廉”的行为,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中国人民也因此赋予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近代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成为国人最为爱戴的伟大领袖。

“人们的好总理”周恩来,他是中国理学的创立者,千古名篇“出淤泥而不染”的《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的第二十一代后人。毛泽东说“周公确有吐握之劳。”在四届人大筹备期间,毛泽东不仅觉得周恩来是总理角色的不二人选,还坚持“总理还是我们的总理。”

为什么周恩来能赢得毛泽东始终不渝的信赖?纵观周恩来重“廉”的革命人生就能很好的回答这一问题。在周恩来认为,“革命就是为了使全国人民不再过苦日子,要过上好的生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比什么都重要。郭沫若认为,周恩来“他一切都以献身的精神应付,就好像永不疲劳。他可以几天几夜不眠不休,你看他似乎疲劳了,然而一和工作接触,他的全部身心便和上了发条的钟一样,有条有理又发挥着规律性的紧张”。总理办公室副主任的李琦曾问周恩来,为什么你要管那么多具体的事,不在理论方面再更多地做些事。他回答说,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家,就有那么多具体的事得有一个人管起来。我多做些这样的事,就可以使毛主席有更多时间来考虑那些大问题。为了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周恩来甘愿把自己始终放在“配角”的位置。在周恩来的账单里,除单一的工资、工资结余存款利息收入和伙食费、党费、房租费、订阅报纸费、日用开支以及补助亲属和工作人员、捐赠支出以外,别无任何进账。他的工资积蓄达到5000 元,就交党费。1976年,周恩来总理去世的消息传出,联合国大会首次为一个国家领导人降半旗致哀,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周恩来一是为本国人民和全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二是他身后没有留下遗产。“廉”,是国人乃至世界人们对周恩来的共同认知。在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周恩来同志一生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德的集中写照,永远为后世景仰。”“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杰出楷模,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来概括周恩来的伟大人格。从这一高度评价可以看出,“清正廉洁的楷模”可谓是周恩来六大伟大人格的“压轴”内容,说明“廉”属于周恩来成为“人民的好总理”的柱石。

马克思被世界誉为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这一个又一个字字珠玑的荣誉,没有一个不与“廉”产生关联,这说明,“廉”,是世界人们评价伟人的共同标尺。

其实,马克思自己也一直把“廉”视为社会发展追寻的核心目标。早在青年时期,他就认为,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其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理想追求不能偏离社会发展的轨道,全人类的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发展做贡献。面对“罪恶的诱惑声在淹没崇尚德行的热情”,因此,人活着要努力“做一个有德行的人”“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1848年,马克思出版了伟大的《共产党宣言》,他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马克思认为,“消灭私有制”,“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然后“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最后庄严宣告: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同时还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号召。虽然,在《共产党宣言》里,我们查找不到“清廉”“廉洁”“廉正”“廉明”等等与“廉”关联的词句,也看不出有廉政建设方面的话语,但是,整篇著作之中,处处都蕴含着向只占少数的资产阶级宣战、为大多数的无产阶级的呐喊,这种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思想,正是“廉”的思想内核。马克思也因为大力倡导深深蕴含着“廉”的思想的共产主义理论,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在世界掀起了风云浩荡的共产主义运动风潮,马克思主义也因此成为指引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大理论武器,世界革命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所有作为,无不凝结着始终不渝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思想光辉,马克思主义伟大思想,其核心,时刻都散发着“廉”的光辉。

“廉”,是社会步入公正正义的思想通道,它也是让人从平凡走向成功的自然阶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三民主义倡导者孙中山,他“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主张“天下为公”,“廉”,是他丰富的理论思想的基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把中国的富强、民主、统一变成了生动的现实,为中华民族独立、繁荣、振兴和中国人民解放、自由、幸福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丰功伟绩,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心间,他的一切作为,无处不显示出“廉”的文化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朱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刘少奇......其实,如果再深入地去探究一切伟人的成长历程,全面的梳理他们的不平凡的发展人生,不论是哪一位领袖,哪一位伟人,他们先是凡人,后成伟人;他们在成为领袖,成为伟人之前,都有一个共同的交集,那就是,他们人人都有自己崇高的理想,都有自己不懈的追求;他们时刻严格要求,处处一丝不苟,坚持奋发向前,终身拼搏不止,更重要的,一切伟人,所有领袖,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更是他们能够实现伟大人生梦想做核心的人格操守和公开而又最神秘的武器。

责任编辑:    李迎
【我要纠错】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