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领导还是同事,都喜欢工作认真负责的干部,把工作交给这样的干部,领导是放心的;与这样的干部共事,同事们是省心的,工作氛围是开心的。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将履职尽责摆正擦亮,让它成为自身的金字招牌。
履职尽责有利于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工作中尽责了,既能够保证工作完成的质量,也能够保证工作完成的时效。如果工作马虎拖拉,应付交差,就会造成工作长麻吊线,没完没了,就容易出现完成工作应付了事,完成的任务漏洞百出,甚至给工作本身造成较大损失。反观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绝大多数都是不尽责、不认真造成的。
履职尽责有利于增强团结协作能力。一个单位,一个团队,都是一个整体,有的工作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如果每个人都能认真负责的完成好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就能够给团队里的其他人减少麻烦和负担,提升正确率和效率,增强团队的协作能力。如果工作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给整体工作带来影响,从而影响团队协作能力。
履职尽责有利于提升自身素质。要把事情办好,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对自己的锻炼,对自身思维水平、认知水平、办事能力的检验,在不断的反复磨练中,我们的谋事能力、办事能力、遇事决断能力等都能够不断增长。相反,工作中不主动,不尽责,不爱思考,凡事都推诿退缩,平时缺少了思考锻炼和行为锻炼,就会不自然的养成惰性,最终就会变得什么都懒得做,什么事都不会做。
履职尽责也是一种工作品格和良好习惯。虽说干好本职工作是我们的应尽之责,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还需要我们在思维意识和行动上不断强化,不断校正,最终成为一种品格,一种习惯。有的干部长期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经常性面对固定群体,或者遇到一些挫折,就可能产生厌倦情绪。经常面对熟悉的工作,也容易会产生一种“无所谓”的心理暗示,认为工作对自己没啥挑战,能够轻松完成。轻视或者厌倦工作,就是难以做到履职尽责的开始,最终也就会养成按部就班、得过且过、混一天是一天的不良习惯,不愿去思考、创新,甚至有的还会借此衍生出官僚习气,凡事推诿敷衍。出现这种消极信号时,就要积极主动地自检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