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赶考”路,答卷正写就

文章来源:南宫山镇 作者:姚青芸 发布时间:2021-11-22 15:54 点击数: 字体:

百年风雨兼程,百年沧桑巨变,百年初心如磐。回望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从“进京赶考”到如今的“赶考”,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紧握接力棒,一直奔走在“赶考”的路上,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努力答好时代的考题。

时代是出卷人,要想答好时代的考题,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初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危亡之际,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面对敌人的围堵,不顾生死,坚持马克思主义,使得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开始觉醒。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亿万人民群众站了起来,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共产主义理想绝不止于此,而是誓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洞察时代风云,面对不同时期的机遇与挑战,科学系统地研判形势,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不断深化改革,不仅使得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如今的挺直腰板,还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我们是答卷人,要想答好时代的考题,必须弘扬好建党精神。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强党的精神之源,是支撑一代又一代中共党员干部紧握接力棒、奔走在“赶考”路上的信仰力量、践行力量、品格彰显。时临两个一百年交汇期,国内疫情反复,乡村振兴刚刚走上征途,国际社会风云诡变,我国正处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强大,更需要有强劲的精神之力。只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挺立潮头,才能在时间的长河中屹立不倒。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知党史、学党史,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丰厚的滋养,深刻感悟党史中饱含精神之钙的伟大建党精神。前行的接力棒已经交接到我们的手中,青年的我们必须如竹如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切实做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人民是阅卷人,要想答好时代的考题,必须要让人民满意。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国家之本,在于人民”。人民如水,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再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人民团结起来,国家才能强大;只有人民富强起来,民族才能复兴。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干部矢志不渝地带领着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一切革命为人民,一切建设为人民,一切改革为人民,一切奋斗为人民。让人民满意,我们的党员干部就要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少做花上垒花的虚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一往无前地奔向“赶考”之路,努力给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成绩优异的答卷。

责任编辑:    lgxjw
【我要纠错】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