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本在家”。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做到修身律己、廉洁齐家,树立廉洁家风,弘扬清风正气。同时,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率先垂范,涵养优良家风。树立良好家风,需正己修身,以清正廉明照亮身边人。党员干部言谈举止所折射出的道德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党员干部若恃权而骄,近墨者黑,身边人就更容易被这种“有权就可以任性”的心态辐射。严防“枕边风”,管好身边人,就需要管好“亲情关”“义气关”,守公德,严私德,严防亲属子女、身边工作人员狐假虎威,假借权力攫取利益,严重危害社会利益。为此,作为党员干部,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带头规范自身行为,严守纪律底线和法律红线,经常对照党纪国法检查自己的行为,反省自身、自我纠正,谨慎用权、依法用权,身端影正,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慎权、慎言、慎行,禁得住家内家外的各种不良诱惑,厘清亲情与权力的界限,为良好家风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好家风成为家人平安的“护身符”、兴家旺业的“催化剂”,子女成长的“助推器”。
管好亲友,建立良好“家规家训”。没有规矩就无以成方圆。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在正风肃纪不停步的高压态势下,“夫妻档”“父子兵”“兄弟连”等腐败问题频频上演,其根本原因就是家风败坏。党员干部要管好身边人、家里人,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建立起良好的“家规家训”,唤醒优良家风记忆。要紧紧围绕“以严治家”这个核心,铸就“仁爱理智、艰苦朴素、乐善好施、清正廉洁”的“传统家训”,充分汲取古代家训和红色家风的精华,做到“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要以良好的家规家训引领家庭崇廉尚洁,弘扬“传统家训”,由点到线,由线成面,自觉抵制权力崇拜、官僚主义习气、等级观念等陋习,真正唤醒优良家风的记忆,推动形成良好家风。
传承好家风,弘扬清风正气。家是国之根本,国是家之屏障,家与国戚戚相关。良好家风传承是民风正、国风兴的关键基础和根本保证。传承和弘扬良好家风,在从严治党和坚决反腐的路上,是治腐良方,是保证反腐败斗争取得根本性胜利的关键因素。作为党员干部,要善于学习,在传承良好家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树立和完善更加优质的家风家教。在生活中严格规范自身行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注重言传身教,成风化人,有范可效,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的品行。要持之以恒,使良好家风成为所有家庭成员的生活准则,并自觉遵守、代代传承,共同筑起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以良好家风促清朗政风。
家是温馨港湾,廉是平安之桨。良好的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也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我们要自觉培育好家风,传承好家训,做廉洁家风的传承者、引领者、守护者,勿被乱花迷人眼,莫为小利失大节,让廉洁家风代代相传,涵养清风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