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年轻党员干部拒绝“躺平”

文章来源:​县委组织部 作者:胡后根 发布时间:2022-01-11 10:12 点击数: 字体:

面对各种竞争和压力,有些年轻人以佛系心理、消极姿态面对,成为“躺平族”。在基层,少数年轻党员干部“沾染习气”成为“躺平族”一员,甘当工作上的“隐形人”、事业上的“太极手”。究其原因,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对于公职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公职”是铁饭碗和“终生岗”,加之基层对年轻干部思想锤炼不够,重业务能力、轻思想改造。年轻干部潜意识形成了“提拔无望,努力多余,反正不会被开除”的思想。二是考核评价有漏洞。从实际上看,基层对于干部评价考核仅采取个别谈话和民主测评的形式,碍于“同事之情”,往往是“同意”、“优秀”,实绩实效评价不够全面,导致基层出现了“干好干坏一个样”。三是奖惩机制不健全。基层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流动机制不完善,存在晋升难、“下降”难、辞退开除少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话时强调,年轻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年轻党员干部承载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作为党和国家政策执行的“触手”,在推动“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实现的当前,更要认清使命、加强锤炼,拒绝“躺平”,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主动担当尽责;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重视年轻党员干部的思想引导和培训教育,推动年轻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确保党和国家各项战略落地落实、取得更大效能。

一要强化思想教育。持之以恒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培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化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增强党性意识、服务意识,引导年轻党员干部把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对国家热爱与自身奋斗目标相结合,永葆奋发向上的积极思想动力。

二要完善机制建设。探索建立年轻干部轮岗交流负面清单,完善干部评价体系,推行干部不称职动态管理和考核“不称职”级别指标制度,建设符合年轻干部成长培养体系。突出实绩和工作成效,落实公职人员工资待遇兑现和日常考评挂钩、年终奖金和年终考核对标的待遇机制。落细职务职级“能上能下”机制,发挥考核、待遇“指挥棒”作用

三要鲜明用人导向。明确干部提拔的标准和要求,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年轻干部的工作实际和使命担当意识,在基层一线和艰难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强化年轻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确保年轻党员干部“从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开始茁壮成长,突出业务本领和专业素养,引导年轻党员干部塑造专业作风、专业精神,提升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责任编辑:    lgxjw
【我要纠错】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