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出自《拟连珠》,旨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青年干部要在奋进新征程中,始终强化担当意识、彰显作为风貌、树立实践姿态,努力成为一名知行合一的新青年,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党和人民。
强化担当意识。要敢为人先、真抓实干。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既能看出一个党员干部的党性和作风,又体现着党员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生命渠”的“当代愚公”黄大发,诠释了敢于担当、真抓实干是共产党人的宝贵品质和优良传统,告诉青年干部只有强责任、讲奉献、存敬畏,才能做到勇担当、敢担当、廉担当。
彰显作为风貌。要敢挑重担子、啃硬骨头。青年干部要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敢于中流击水、破浪前行。不作为,不仅成不了事,而且注定坏事、贻误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的邹碧华,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作为,告诉青年干部有多大作为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干不成宏图伟业。
保持实践姿态。要脚踏实地、力学笃行。用好在基层、在农村、在一线工作锻炼的机会,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更好适应事业发展需要,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在扶贫路上,“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黄文秀,舍身忘我,用生命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告诉青年干部要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的地方砥砺品质、提高本领。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言明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得出的科学结论。青年干部要坚持把学和做结合起来,坚持学思用贯通,做到知信行统一,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在不断的实践磨练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提升本领。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无捷径可走,只有通过勤学苦练,才能增强本领;只有坚持知行合一,才能筑牢干事创业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