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的秋风裹挟着阵阵桂香浸满整个房间,细细品味不禁引人深思,平凡如桂花尚能不惧秋凉,集星星“之火”盈香十里,宋代词人谢懋更是赞美其“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做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何不当有“桂花”精神?
当有桂花朴实无华、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这首《鹧鸪天·桂花》只寥寥数字却形神兼备的道出了桂花低调谦逊、迹远品高的独特风韵。倘若单讲桂花与世无争、如隐士君子不染凡尘倒也罢了,可偏偏就是这貌不出众、色不诱人的桂花却无时无刻不在奉献自我,发光发热。桂花不仅可以入药,还可酿酒、泡茶、用于膳食,园林观赏、城市绿化更是时时充斥着它的身影,上至春秋战国,下至宋元明清,桂花始终活跃于历代先贤文人的笔尖。纪检监察干部就应有桂花这种精神,不为物欲浮华所动,不受功名利禄所惑,不被盲目攀比所累,自信简约、甘于奉献,秉持谦逊之心,承受淡泊宁静之苦,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庸的人生,为党和人民散发清香,贡献力量。
当有桂花芳直不屈、不卑不亢的斗争精神。萧瑟秋风百花亡,桂花不仅耐旱,也无畏寒凉,在万花凋零的秋季里迎风绽放。唐代诗人宋之问曾这样描述到“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桂花这种不屈不挠,坚守本性的高洁品质让人动容。面对当前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就应发扬桂花般的斗争精神,风雨无阻,坚韧不拔,遇事不推诿,遇责不推卸,敢啃硬骨头,勇于挑重担,牢牢握紧反腐利剑,劈荆斩棘,秉公用权,展现出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敢作敢为、善做善成的别样风采。
当有桂花聚沙成塔、群策群力的团队精神。没有苏轼笔下牡丹的“丹青欲写倾城色,世上今无扬子华”,也未如周敦颐远观莲花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单从形态上看,桂花可谓其貌不扬,细碎如米粒般的个头,藏在绿叶丛中,并不惹眼,单是拾起一粒,其香气也很难被捕捉到,但是千千万万粒桂花一旦抱团,便能达到“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的境界。“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唯有像桂花般树立起团结协作的大局意识,将小我融入大我,团结好身边同事和广大人民群众,集众智、聚合力,才能凝聚起磅礴之势,为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