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规”和“矩”画出真正的“方”和“圆”

文章来源: 作者:李辉苗 发布时间:2018-04-27 16:01 点击数: 字体: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意思是:" 像从前离娄那样精明的眼睛,公输般那样的巧匠,不凭规和矩,是画不成方圆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就是我们监督执纪工作的规和矩,每个纪检人应用好手中的规和矩画出真正的方和圆。

"规"和"矩"合并成一个新词,"规矩"可解作一定的法则、标准、规范或习惯。"方圆"不再指方形圆形东西,而指特定事物了。中国有句话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的是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有规矩和行为制度,制度是共同遵守的办事的规程和行为准则。《规则》的颁布实施,为各级纪检机关立下了规矩,从领导体制、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审理工作、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范,是中央纪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对纪检监察系统更好地监督执纪问责提出的更高更严的标准和要求。怎样遵循《准则》,用好手中的“规”和“矩”是对每一位纪检干部的考验。

用好“规”和“矩”要有一颗对党忠诚的忠心。忠诚,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是共产党人最为可贵的政治品格,也是衡量纪检监察干部政治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曾对中央办公厅党员干部提出“五个坚持”的要求,其中放在首位的就是“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王岐山同志多次强调,对党忠诚是对纪检监察干部最根本的政治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只有对党忠诚了,才能将规矩放在心中,才能用“规”和“矩”画出真正的“方”和“圆”,成为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纪检人。

用好“规”和“矩”要有一颗抵制诱惑的决心。纪检干部也并没有天生的“免疫力”。作为一名纪检干部,要勇于抵制金钱、物质等诱惑。再好的制度,也有赖于制度执行者的信念和定力,只有自身的严格要求才能抵挡外界的腐蚀,只有自身正,才有底气、正气去监督他人,才能严格按照规矩不打折扣去监督执纪问责,才能真正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用好“规”和“矩”要有一颗坚定信仰的恒心。在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些案例中,也有不乏有曾经能吃苦、能战斗的优秀干部,为了利益,他们缺乏了恒心,将规矩置之脑后,最终心中的信仰没能坚守住,成为了“阶下囚”。 片中的刘建营,中央纪委第十一纪检监察室原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他曾参与查办薄熙来案、白恩培案多起大案要案,曾因表现突出而立功受奖,一直被视为优秀的工作骨干。他原来也是一个非常能吃苦、也吃过苦的一个人,他在委部机关办了这么多的大案要案,也应该说算是一个名人了。刘建营长年出差在外,他觉得自己对家庭有所亏欠,他对亲情的弥补导致他以权谋私,这是他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拿权力来去变现,用金钱来去弥补家庭亲情和感情的债,用这种方式,但这种错误的“弥补”,最终带来的却是悲剧。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是告诉我们遵纪守法要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小处入手,从现在做起。没有圆规和直尺,就无法画出方形圆形。正是因为有模型的约束,线段才不会偏离预想的轨道,才能走出美好的形象。

责任编辑:    本站
【我要纠错】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