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常听一些基层干部抱怨,说现在的群众越来越麻烦,干部越来越没地位,基层工作越来越难做。殊不知,抱怨的同时,恰恰反映出这部分同志对群众缺少感情,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甚至把群众放在了自己的对立面。
不可否认,现在有极少数群众受利益的驱使,在住房改造、产业扶持、社会保障等方面不时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诉求,甚至给我们的工作出刁难、找麻烦。对此,一些干部心里不平衡了,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和耐心。一旦群众的意愿超出政策界限或自己能力范围,便认为不可理喻,要么简单粗暴应对,要么遇见问题绕道走,不愿与群众做更深入的沟通交流,不设身处地的为群众考虑问题。此消彼长,干群之间的隔阂愈盛,又如何能获得认同。
有的基层干部认为,自己无职无权,没有能力为群众办大事、解难题,拿什么来被认同。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身边就不乏群众事事请干部拿主意,逢年过节给干部强送腊肉的事例。这些干部也未身居高位,但为何被群众当成最信赖的朋友,最牵挂的亲人。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时刻装着群众,虽不曾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哪怕仅仅只帮忙跑了一次腿、捎了一回东西,群众都会视你如亲,心存感激。
“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其实绝大多数群众都是讲理的,许多“不合理”的诉求背后,往往有着合理的缘由。前不久,《人民日报》报道宁夏重视解决群众“不合理诉求”,使一些久拖不决的老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受到群众拥护和各方点赞就是一个明证。当前基层工作任务重,头绪多,各方面矛盾比较突出。如何妥善解决好群众诉求,赢得群众认可,既考验着基层干部的能力与智慧,最重要的还是看我们心里有没有群众。只要我们能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去看事情、想问题,真正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办,就能最终得到群众的尊重和认同。